《我的少女时代》:传主亲力亲为,温暖化解冰寒
文/满囤儿 我们常常有一个感觉,如果一个人自己全权负责一件事,尤其是给自己拍传记片这种事,那么结果常常会不太靠谱。因为人非圣贤,孰能不虚荣?近期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由梅家后人大量参与的《梅兰芳》。怎么看都是歌功颂德的成分大于电影艺术的本源。于是当我们听说“张海迪对《我的少女时代》的要求很严格”这样的宣传语后,我们都为这部影片捏了一把冷汗。可是当我们看过影片之后,反而会发现,原来由传主亲自监督制作,竟然会给传记片带来一些新的意思。 虽然《我的少女时代》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方丹,但是估计没有人会不把该片当做张海迪的传记片来看。于是我们姑且定义本片是一部由传主监督制作的传记片。这在整个电影史上来说,都算是比较罕见的。在2011年三月期的《环球银幕》上有一个专题正好就叫做《一部传记片的诞生》。此文中归纳出了一个“传记片制作六部曲”。就让我们分项看看,这部《我的少女时代》是否算是一部“合格”的传记片呢? 1.通则。原文给出的传记片通则有几个要点,一是要以闪回作开头,二是要用画外音作旁白,三是受苦和幸福的比例为10:1。《我的少女时代》完美地实现了前两条,并且由于有传主的亲力亲为,闪回和旁白给人的感受更直接。毕竟传主的真容和真声,带来的真实力量是任何表演都难以比拟的。至于第三条,《我的少女时代》则是将其完全打破了。本片受苦和幸福的比例几乎可以调转过来达到1:10。幸福的戏份以压倒性的优势盖过了悲伤。这正好是当年张海迪的事迹之所以鼓舞万千少男少女的根源所在。上天给你一份苦难,你却回报社会十份微笑。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2.构思。传记片的切入角度是个比较费脑的事情。本片还真没落入俗套。并非传统传记片那样直接拍摄传主的一生,而是通过改变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来实现传记片的功用。将传主事迹、小说的影响力的情感打通了。无论你曾经被哪一样感动过,你都会从片子里重新体验当初的感动。 3.剧本。本片的改编由张海迪亲自执笔,虽然在戏剧性和故事性上不如其它电影强有力,但是在细节上却得到了大大的保证。尤其是上述的受苦和幸福的比例,估计除了张海迪本人敢于这样配比外,其他人都没有跟她同等的魄力。 4.选角。说实话,国内演员能演好传记片的不多。华语传记片堪称经典的,尤其是能在表演上被铭记的可谓凤毛麟角。想来想去也就一个《阮玲玉》。这主要在于华语传记片在选角上总会陷入“像与不像”的纠结。本片的女主演李依晓可以看出很努力,无奈她的这次任务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艰难。也许是对张海迪的敬仰反而引发了李依晓的紧张,总感觉她表演的痕迹过重了。方丹既不是李依晓的方丹,也不是张海迪的方丹。方丹、李依晓、张海迪,这三个角色究竟哪个和哪个应该划上等号,似乎成为本片唯一没解决好的问题。当然了,由于这个难题太过于难解,估计换做别人导演或别人来演,也不一定能解决好。 *.布景。感谢主创的努力,本片的布景成绩非常突出。故事跨度*年,涉及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是没有一个季节出现过不太真实的假象。方丹家里的布景、村子里的外景,再配合上村民很精准的服装,一下就可以把观众带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 6.表演。主演稍显欠缺之外,几个小演员便成为了全片的亮点。尤其是那个小哑巴,在完全不煽情的前提下,狠狠地触动了一下观众的泪腺。 在我看来,如果分开项目考量,传主亲自监督制作对传记片显然是有利有弊的。传主亲力亲为,令《我的少女时代》更接近于一种作者电影,带有浓厚的个人理想诉求。比如说,张海迪有意识地让我们更多地看到她通过努力得到村民的认可,并由这种认可而获得的内心的幸福。如果我们以前觉得传记片都应该是冰冷的旁观,那么这次张海迪亲力亲为的《我的少女时代》,无疑是要用一种温暖的力量,来化解冰寒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