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人生,大城纠结,无城之道也
于3月7日上映的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却极其沉重的故事,观后让人产生诸多的沉思。故事写温州碗窑农家女春枝,为了让女儿上一所好学校,假扮小保姆,处心积虑的进入到北京某大学艺术史何教授家,以期望借助教授的能力圆女儿上学梦的故事。当然,何教授没有那么傻,春枝也没有那么精明,在北京上学更是一件非常困难和复杂的事情,所以主人公的如意算盘不久就落空了,而本片的故事,到此时才真正的展开。 《一个温州的女人》所聚焦的何止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其中还有空巢老人、打工一族、留守儿童、夫妻分居、感情出轨等等各种,一个弱女子春枝,几乎集中了当下最尖锐的种种话题于一身,成为了亿万勤奋却苦闷的劳苦民众的代言人。当然,用一个“孩子入学”的问题,将一个温州的女人和一个北京的老教授勾连起来未免牵强,但诸如此类事情,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存在。 观影当天,恰逢北京严重雾霾,而影片中的春枝的家乡——温州碗窑,却是秀丽如画,山青水绿,不由得战台烽心生疑虑,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要选择的,怎样的环境,才是需要给孩子创造的?但世间的事情往往就这么复杂,要么选择好环境,但教育条件未必会,要么来到北京接受至少在国内算最好的教育,但身心势必会被逐渐恶化的环境所伤,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选哪个不选哪个,其实是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 这种难以取舍的状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如何教授的女儿田田,究竟是要多陪老人一些,还是在海外继续漂泊,也是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后来也发现,春枝的丈夫,也在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春枝,还是外面的那个女人,虽然他最后还是回归,但这个家庭已经很难再有他落脚的地方,尽管他承诺带女儿去上海求学,但依然被春枝所拒绝。春枝的形象,直到此时才清晰的立了起来,我们只看到开场时粗枝大叶的“违”保姆,也看到了“居心叵测”的人之母,但春枝的内心,确实倔强如石的坚硬,那是一种不容玷污和背叛的冰清玉洁。 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改编自张翎的小说《空巢》,她的另外一部作品《余震》,已经被导演冯小刚拍成《唐山大地震》,但相对于那部在历史苦难中大开大合的作品,《空巢》是一部充满人间温情的小说,一老一小两位主人公,反映了诸多的社会矛盾,甚至都有些滑稽的现实问题,看似人人善良,却每个人都有工于算计的精明,每个人都有硬心肠的时候。要不然,田田怎会看到父亲出走的纸条无动于衷,由着这么大岁数的老头独自去碗窑历险,自己却不去追不去找,这份放心,也实在让人折服。 影片的结尾还是很温情的,至少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何教授从北京到温州的一次远行,何教授从兜里拿出来的一纸入学通知书,以及何教授女儿田田的毅然回归,还有春枝丈夫在饭桌上的幡然悔悟,都在尝试着给这个千疮百孔的时代,弥补上一点温情。但新的矛盾总是不自觉的又闪现出来:如果说春枝是为了女儿才去接触何教授,那么她对空巢老人的关爱,较疼爱自己的女儿而言要轻一些,但如果她真的理解空巢老人的苦楚,却又何苦将自己和女儿一起推至“北漂”的队伍,空留自己的目前守候在老家,成为新的“空巢”老人呢? 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来自温州的女人的故事,其实更是让我们诸多的电影观众,能找到共鸣的故事,因为生活就摆在那里,怎样度过,自己选择,但如果同春枝一样,身上具备坚忍而善良的温州式精神与品质,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