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何粉为主 何以吐槽
就小说来讲,读者是王道;就电视剧来说,收视率是王道;就电影而言,票房是王道;小说、电视剧、电影,看似不相关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年以来,文学作品的改编风热度不减,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匆匆那年》到《万物生长》,以及当前正在热映的《何以笙箫默》和《左耳》,都是由书起家,出名后逐渐转变为电视剧和电影,书出版的一刻,就是粉丝成长的开始,经过时间和空间的积累,读者数量开始膨胀并呈现爆发的趋势,当读者的人数处在高位运行时,就是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最佳时机,通过光与影的结合、声与画的统一,辅以颜值高的主演,会让影视作品持续不断地升温,随即将读者转变为影视作品的忠实粉丝,这是影视作品改编中的一个必由之路,放眼望去,由热门小说改编而来电影和电视,若干年来部部热销,几成定式。 五一期间,电影《何以笙箫默》在读者和电视剧粉的双重粉丝天团的簇拥下,突出重围,票房不断攻城掠地、高歌猛进,相关的吐槽与争议也不断产生,诸如:情节跳跃、表演浮夸、桥段老套、关系混乱……,但是请别忘了:电影既是商业,又是艺术,也是技术(排名不分先后),严格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何粉电影”。“何粉电影”,顾名思义,电影面向的受众是《何以笙箫默》的铁杆粉丝,或冲主演,或冲导演,或冲小说的原作者,说白了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根据笔者的理解,喜欢《何以笙箫默》这部电影的观众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只看过顾漫的原著,来电影院找寻十几年前逝去的青春;二是没看过原著,只看过电视剧版本,走进电影院探寻情怀;三是原著和电视剧都看过,电影更不能落下,是最最铁杆的忠实粉丝;四是各种粉,被演员们爆表的颜值所吸引而来。第一部分观众是忠实的原著党,当年看过的小说被固话在头脑里,久久不能忘怀,若干年后,随着电影小说中的人物被一个个具体化,随着剧情的展开,曾经的记忆也被一段段唤醒,影片结束,仿佛重新经历了一次遗憾、美好、向往的青春,不禁眼泪长流;第二部分观众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故事,奈何自己的青春、理想、人生过于单调,缺乏情感坎坷,所以迫切地需要通过电影的刺激让自己追忆青春的那段被遗忘的时光;第三部分观众是追剧狂人,电影对他们来说,是必修课,从小说到电视剧到电影,仿佛是一段年少轻狂,壮志凌云,情窦初开的日子,像是干涸多年的泉眼里突然冒出来一股滋润心田的泉水;第四部分观众,是教主粉或幂粉或EXO天团粉。 《何以笙箫默》给了青春期的女生和新扎白领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许诺给她们一个可以期许的美好的未来,这种接地气,又产生无限幻想的故事,有着让观众沉浸在别人梦里的魔力。如果仔细研究,这些观众的社交倾向和朋友圈联系人,与绝大多数话语权成功人士的朋友圈截然相反,就如同顾城和海子各有各的读者,《五十度灰》和《复仇者联盟》都有各自的观众,《何以笙箫默》和《闯入者》面临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 对于没看过原著和电视剧版的观众来说,看到这样一部华丽一族的电影,短时间内无法接受,甚至吐槽正义是情有可原的。但对于粉丝来讲,影片真正的打分应该是在90分往上,可见大家对电影的满意程度有多高。所以说,要用客观的、公正的、真实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何以笙箫默》,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优秀的面向粉丝的“私人订制”电影,无论是对原著的粉丝,还是电视剧的粉丝,还是黄晓明的粉丝、杨幂的粉丝、黄子韬的粉丝等等等等,都是一次难得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