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牛!考究细!一部电影居然还能有不同的观影体验 这部电影
文本牛!考究细!一部电影居然还能有不同的观影体验。 这部电影绝对是易中天老师对曹操跨时空的“告白”,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 这部《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我真的太太太太太喜欢了,看的时候好几次忍不住拍大腿连连叫绝。 但我还是要先说明一点:这部电影绝对不能完全当做史实去看,也绝对不建议大家,尤其是中小学生将这部电影与历史划等号。 因为这部电影中采用了很多至今在历史学术界都颇具争议的观点,这个我在之后会再提到。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无论是看过三国演义还是接触过其他三国题材的作品,我们已经习惯了将曹操乃至整个北魏都默认成反派定位,而这部电影就很少见的将曹操作为了主角,更是以正面形象来刻画这个人物。 这个其实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看待历史的方式,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曹操真的是完全的坏人吗?我觉得未必,三国纷争,大家只是目的不同,政见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 就冲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这一点,我也觉得曹操绝不是一个完全绝对的坏人。 而且提到曹操,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奸雄、枭雄,不论是哪个角度,“雄”这个属性都一直是曹操的标签之一,不论世人对曹操有怎样的评价,曹操这一生的奋斗、努力,这一路的经历,都绝对是足够震撼人心,甚至可以说是热血的。 而这部电影就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角度上所展开的,有人说这部电影在洗白曹操,我不这么认为。 曹操不会被洗白,曹操也无需被洗白,这部电影只是为观众更多地展现了大众所不了解的,有关曹操的另一面,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的全新视角。 其实作为一部影视作品,要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作为主角,尤其是几乎所有《三国》题材,都在统一以蜀汉甚至就是以刘关张作为主角叙事的情况下,想要讲好一个曹操的故事其实还是很有难度的。 这部电影除了开头曹操袁绍共偷香炉的剧情是将时间放在二人的童年时期,电影主要剧情的时间线则是从董卓火烧洛阳(190年)一直到官渡之战(200年),这部电影在叙事上为了保持曹操的主角视角,无论是站在历史角度还是文学创作角度,在这部电影中都完全规避了刘关张的相关剧情。 就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等名场面其实都是发生在这个时间段中。 刻意避免刘关张的出场,也是确保了观众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得放在曹操身上。 而关于之前提到过了这部电影采用了很多的历史假说,当中就有袁绍私刻传国玉玺以及衣带诏相关内容等等等等。 其实袁绍给曹操看的传国玉玺是不是真的,还有衣带诏的真实内容到底是什么,这些对于历史的发展结果都并没有影响,但是对于一部影视作品,选用假说有时候则更能凸显人物性格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袁绍给曹操看的传国玉玺是真的,我们作为观众能从中得知袁绍有称帝之心。 但片中将这枚传国玉玺设定为袁绍私刻的假玉玺,那么对于袁绍这个角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有称帝之心,更能体会出他为了称帝而不择手段。 同样的历史结果不同的叙事方式,就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刻画,这个就是这部电影在文本层面我觉得很牛的地方。 另外有关衣带诏的剧情设计,也是用真假衣带诏的历史假说,引出了曹操略发偏执的性格特征。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部《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有关剧情和文本设计的一些分享,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采用了这些区别于以往我们看到作品的表达,所以也导致了,如果光看这部电影本身,会是一种观影体验,如果将历史与这部电影结合起来,就又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 除了这些,这次有关檀健次的配音也是让我觉得蛮惊喜的,我一直都知道他是歌手,近些年在影视剧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的配音功底也这么不错,对于角色不同的情绪掌控都非常到位,并且还把剧情中这10年间曹操自身的变化,通过配音展现了出来。 另外就是本片当中的服装、发型、道具等等等等都非常得考究,甚至很多器具都是直接复刻自真实的历史文物,在片尾有展示具体文物信息和其目前所被收藏的位置。 包括片中还展现了冀州鱼脍、幽州貊炙、青州太羹、并州羌煮等等等等真实存在的食物,也为我们展现了汉代的烹饪特色。 总的来说这部《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绝对是一部各个方面完成度都非常不错的形式,最重要的这部是由易中天老师编剧并监制,在文本层面真的堪称无敌。 不仅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三国故事,更是可以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品味历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