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演阿德里安·布洛迪在这部片得金棕榈奖后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故事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亲身受纳粹迫害的体验,导演拍片时很清楚自己要表现什么,而且拍摄手法写实又纤细,能和导演一起合作真的很高兴。拍片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得奖的事。
- 阿德里安谈到自己揣摩钢琴师一角以及被导演相中的经过时说,自己是在伦敦的报纸上看到此片在找主角的广告而去应征,选角的条件是要会弹钢琴,阿德里安本来就会弹琴,在大学还上过钢琴课,没想到居然有机会担任此片的主角。
- 阿德里安为了演这个角色,将自己的房子、车子都卖掉,只身到法国拍片,在拍片的七、八周内,他每天要练四个小时的钢琴,而且为了符合角色形象还要节食,自己一百八十三公分的身高,体重最后减到只剩下六十一公斤。但是他对自己为这个角色所付出的一切,一点也不后悔,因为自己所付出的忍耐和痛苦都不及故事中主角的百分之一。
- 有个男人在街上等候过马路的时候,抱怨在犹太区竟然建了一条非犹太人街道,这个声音正是罗曼·波兰斯基的。
- 在伦敦招主角的过程中,超过一千四百位男演员为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角色试镜。结果令导演很不满意,最终罗曼·波兰斯基找到了演员阿德里安,就在巴黎他们两人第一次会面的时候,波兰斯基就认为他是最佳人选。当时阿德里安正在拍摄电影《项链事件》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2001)。
- 于那些不说德语的人有一个细微差别:通常情况下,德国军官在和犹太人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是非正式用语的“你”(“du”,等等),这样就能表示他们的态度(你不能和成年陌生人这么说);然而,霍森菲德(发现躲藏起来的斯皮尔曼的那个军官)经常用更加礼貌的正式用语(“Sie”,等等),因为这是他自己个人的感受。
- 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从集中营里逃出来并被告之“不要跑!”这段场景,来源于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一段类似的真实经历。
- 这是第一部获得恺撒最佳电影大奖(法国国家电影奖项)而没有任何一句法语在其中的电影。
- “斯皮尔曼Szpilman”听起来很像是德语的一个单词“Spielmann”,意思是乐队队员或者是游吟诗人。亨斯·霍森菲德说对于一个钢琴家而言,那是个很不错的名字。
- 在克拉科夫拍摄电影期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遇到了一个曾帮助过他的家人在战争中生存下去的人。
-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亲身经历了大屠杀。他的父母被分别送到两个不同的集中营:他的父亲被送到了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并在战火中幸存下来,而他的母亲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被纳粹杀害。
- 阿德里安·布洛迪在29岁凭借这部电影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当时赢得该奖项的最年轻的人。
-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给影片角色尤雷克配音。
- 电影制作由于副制片人海因纳·夏菩的逝世而中途停止并推迟了一天,这部电影是献给他的。
- 电影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映所得收益都捐给了“安妮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