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与你飞翔》一个基层儿童电影导演的随想
从铁锅边的念想,到孩子护雁蛋 --拍摄电影《与你飞翔》随想
记得2018年回东北采风,老战友拽着我往村里的小饭馆钻,说要让我尝尝地道的“铁锅炖大鹅”。因为土炕连着灶台,烧得后背发烫,黑黢黢的铁锅擦得锃亮,沿儿上还沾着点上回炖菜的酱色。战友正招呼老板“多搁点粉条”随手再来“一滴溜”冰镇啤酒。我扫了眼墙上泛黄的菜单,“野生珍禽”四个字突然刺得人眼发慌。那天最终我没动筷子,酒喝不少。听着“野鹅”在铁锅里咕嘟的声响,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见过的雁群——它们掠过麦田时,翅膀扇的风都带着一股童年的劲儿……
回程的车开得慢,路过沈阳卧龙湖湿地时,司机师傅特意停了停。窗户外,芦苇荡相片绿海,风一吹就掀起浪。白花花的候鸟扑棱棱飞起来,惊得藏在草里的昆虫们蹦出老远。最打眼的是雁群,排着歪歪扭扭的“人”字,嘎嘎叫着往天边蹭。影子投在水面上,像给湿地盖了层会动的蒙纱。就在这朦胧的一刻,我脑中开始琢磨:到底该用谁的视角来讲述保护候鸟的故事呢?恰巧电话铃声——电影“苗苗”的主题曲响起……挂完电话心里忽然亮堂了:要讲保护这些生灵的事,不用扯大道理,让孩子们去讲述最合适——他们眼里的雁,从来不是菜单上的字,而是会跟人打招呼的朋友。这就是儿童电影《与你飞翔》的来头。
影片主人公——慧儿和小伙伴们发现那四枚雁蛋时,小手在书包上蹭了又蹭,才敢轻轻把雁蛋捧起。揣进怀里时腰都不敢直,生怕颠着;主人公大毛更逗,他把自家的超市翻了个“底朝天”,找出了旧棉花,缝了个方方正正的“蛋窝”,把热水袋放在窝下面开始孵化雁蛋……几个孩子跟铁锅炖老板“斗智”时,没有听到他们说一句大人的话,而是嘴里喊着“雁妈妈该着急了”“你要把雁蛋弄破了,要向大自然赔罪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直愣愣的心疼,比任何法条都有分量。孩子的善良最干净,像清晨湿地旁的露水,落在哪儿,哪儿就发芽……
在前期创作的时候,我们在沈阳待了两个月,一半时间扎在卧龙湖,一半泡在鸟岛。初夏的卧龙湖有意思,芦苇刚长到齐腰深,杆儿上还挂着去年的老芦花,风一吹就飘白絮。水洼里的菱角叶刚铺开,能看见小鱼在叶底钻,偶尔有苍鹭站在岸边,缩着脖子等猎物,一站就是半天。一次回蹲在草里拍晨雾,忽然听见“扑棱”一声,一只斑嘴鸭带着崽儿从眼前游过,野鸭子黄澄澄的,跟在妈妈身后划水,留下一串小月牙似的波纹……这些画面里藏着的,其实就是咱常说的“生态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里写的“守护地球之肾”,落到实地,就是让苍鹭能安心站着等鱼,让小野鸭能自在划水,让飞翔在天空中的大雁找到“补给站”;《全国湿地保护规划》提出的“给候鸟留条路”,就是让湿地的芦苇一年比一年密,让鸟岛的树梢上和湿地旁,年年都有新搭的鸟窝。
现在全世界74个国际湿地城市,咱们占了22个。如果您有时间,带着孩子可以去开放的湿地公园游玩。这几年退耕还湿,我们的湿地树多了好几成,候鸟种类从几十种涨到了上百种。有回碰到护鸟的大爷,他说:前几年鸟窝稀稀拉拉的,甚至每年出伏入秋能听到捕猎的气枪声。而现在走两步就能瞅见一个候鸟的窝,甚至半夜都能听见雏鸟叫,热闹着呢!这些变化哪来的?是法条管着,是政策推着,更是人心护着——就像电影里,孩子们找护河队员帮忙时,手里捧着的不只是雁蛋,是一股子“大人肯定会帮我们”的笃定。这种相信,比啥都金贵。
影片中孩子们的大爷是个老把式,年轻时靠捕雁手艺挣过嚼谷。家里还藏着祖传的捕雁网,网眼细得能兜住一只蚂蚁。拍他下网捕雁那段戏时,这位金马影帝真下了功夫——先是蹲在湿地旁摸那张网,半天没说话;他揣摩这个角色时,试着把身上那股子“野”和“暖”拧到一块儿去。演得够狠,可余光扫见孩子身影的瞬间,心中又充满愧疚。几次的沉默不语并不是忘词,而是影片中的捕猎人面对生活的窘迫才萌生捕雁的动机、是当黑心老板伤害自己的侄女时打心眼儿里冒出来的护犊子——把这些零碎儿揉进去,这位大爷才更像从东北的土坷垃里长出来的,能跟雁较劲、敢于和老板厮杀、又能给娃揣糖的人物形象。
有位同仁善意地提醒我:一个小团体想去打造一部纯粹的儿童院线电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拍儿童片困难重重。反复斟酌了许久,我们的团队既然决定要把这部儿童片做出来。再难也要蹲下身思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他们会为雁蛋破出一道缝高兴半天,会为小雁学飞摔了跤而抹眼泪,这些片段的情绪能让回忆童年时的我们心头发暖……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不该只有习题册和手机游戏,他们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像湿地的雁群起飞的瞬间,能飞进心里扎下根……
我个人觉得做电影不是情怀,而是回忆童年、惦念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有意义,才更有意思”是我对电影的认知与理解。我想表达童年是最宝贵的,是最美好的、是千金不换的。然而现在的儿童电影市场处境让人揪心,就像湿地里那些没人管的小水洼,看着不起眼,等它到干了这片地就要枯了。可孩子们明明盼着啊——他们放学路上会蹲下来看蚂蚁搬家;会对着天上的鸟喊“飞慢点”;会对树上的知了一同歌唱。这些对生命的好奇和同情,就是儿童题材电影应该表现的趣味。儿童片里藏着的不只是故事,更是给孩子心里种的“软乎乎的善良”,是让他们知道“风里的芦苇、水里的鱼、天上的雁,都跟咱一样,都该好好地活着”。
所以拍《与你飞翔》,不只是想讲个护雁蛋的故事,更是想让大伙儿知道:当孩子真心爱上一只雁、深爱一片湿地,那份爱能生长出多大的力量。也想跟大伙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多给孩子们留一些属于他们的赏片时间,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会“干渴”。请允许我为做儿童电影的“小众群体”们自夸一回,因为在我们心中一直都留有“清泉”——“清泉”很清澈,更不复杂,只要能让孩子们长大后,依然记得要护着天上的雁、水里的鱼、身边的一草一木,就是我们想要制作儿童电影的初心之意。我们保护湿地,共筑未来,而留给孩子们的儿童电影,就是给未来种下最珍贵的种子。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