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ran10分0上大学的时候首次看过的影片,20年后又重温了一遍。才发现最后一幕当玛丽抬头看到屋顶上全部都是马克思留的信时,是这部电影的真谛。当时似乎没看懂这层深意,穿越时光补上了😄04-190回复
喵小木7分1影片以“红色”作为跳色贯穿始末,出现于诸多小细节中;契如一场盛大的点缀,建构起一个淳朴中透现光鲜色泽的黏土王国。若要进一步细究“红色”这一跳色的深度内涵,亦是有意可循的,最为直观的一对是玛丽的“情绪戒指”和马克思的“小红帽”,它们牵系着彼此的心,就像互诉衷肠的两帖“晴雨表”。2015-03-300回复
DrQin8分10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描述友情的电影。Mary and Max分别身处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对笔友,而且是异性忘年交。他们因为这份友情而摆脱了孤独、自卑,看到了灰暗人生中几缕阳光,也因为这份友情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身边的亲人、爱人接连离去后,Mary and Max的精神世界中只剩下彼此。然而,当Mary带着孩子远涉重洋去纽约看他时,打开门的一瞬间,却发现斯人已去,坐在椅子上的Max不知已经死了多久,仰头望向天花板,上面贴满了Mary 过去20多年来写给他的信。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见面,竟然就是诀别。不免使人遥想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真是一样的肝肠寸断。然而你知道吗,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5-03-280回复
IAMOS我爱你只是存在于不同的世界我承认, 当跟着镜头看到马克思屋顶贴满玛丽的信件的时候, 我泪奔了。 不是棕色不美丽,只是时至今日我才拥有发现它美丽的眼睛。 我很抱歉, 感谢你,马克思,感谢你,玛丽。 有些人的梦想可能并不伟大, 他只是想要有朋友,有巧克力,他…… 其实,这些都很美好。 有那样一个世界,如果不用心,就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那个世界,并不是五彩缤纷的, 外人看上去单调,乏味, 但是在那些人的眼里, 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最美好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的人敏感脆弱,容易受伤, 他们不受欢迎, 他们对自己以外的世界充满困惑,恐惧, 不擅长与外人沟通, 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他们的执着, 更重要的是, 从未丧失真心, 这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那个世界以外的人觉得自己是聪明的, 可是也只停留在自作聪明。 但其实,只是不同的世界而已,哪有高下之分。 存在于虚无,又何必去憎恶这虚无。 只是感谢有这样一部电影, 让我有一瞬间觉得自己也曾在那个世界停留, 像是太空漫游般美好。 我会记住那里的色彩。 马克思, 帽子上要有红色的球球才好看。 玛丽,当你背着小孩去看马克思, 我知道,你已经不是数年前的小孩了, 你已经成为了—— “超级”玛丽。2015-0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