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生在国三之后学习就得分流,且存在一种不成文的认知,即孩子成绩越好,可选择的学校越多,选择学术高中出路多,选择职业学校难回头。这让十五岁的孩子们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陷入迷茫。比如立安从小就自学组装零件和3D动画,还鄙视应试教育,但后来却在考试中尝到了甜头;雨萱课业成绩优异,然而她更热爱演艺,这使她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沛玲担心跳舞的兴趣没有出路,便奋发苦读,可课业表现却难以提升;兴豪音乐才华出众,可音乐老师却去当了上班族,这让他纠结是该“面对现实”,还是继续追逐音乐梦想。同时也抛出一系列问题引人思考:若孩子课业优异却更爱跳舞,是让其发挥专长还是勇敢筑梦?若孩子对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样样不精、成绩普通,是让他专精一门还是继续探索?若孩子茫然不知自己擅长什么,是让他先安分读书,还是觉得孩子才十几岁没必要想这么多?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