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讨论
长评
avatar
云深Echolevel-icon
10
生命接力中的人性之光:解构《平凡英雄》的集体叙事与社会隐喻一、纪录片美学的时空重构 在《平凡英雄》的开场镜头中,新疆和田的核桃林沐浴在金色夕阳下,7岁男孩小麦追逐竹蜻蜓的身影被拉长为温暖的剪影。这一充满诗意的画面,与随后农机传动轴绞断手臂的血肉模糊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导演陈国辉通过这种“美与暴力”的蒙太奇,瞬间将观众拽入1400公里生命接力的时空场域。影片采用的类纪录片拍摄手法,通过1:1还原的和田市集、机舱和手术室场景,配合六到八部摄影机的多机位抓拍 ,将8小时黄金救援的每一秒都转化为可触摸的紧张感。当李冰冰饰演的乘务长燕姐颤抖着为男孩包扎时,特写镜头中她睫毛上的汗珠与机舱灯光折射出的冷色调交织,这种物理真实的呈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颠簸的航班中。 时间作为核心叙事元素,在影片中呈现出多重维度:字幕提示的【19:20 小麦断臂】与【03:30 手术成功】构成叙事框架,医院走廊的电子钟、飞机仪表盘的时间显示则强化了实时紧迫感 。更精妙的是,导演将时间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身体体验——冯绍峰饰演的医生林立用体温焐热断肢时,镜头长时间聚焦在他冻红的手指与钟表秒针的同步摆动,这种将抽象时间转化为生理反应的手法,暗合德勒兹关于“时间-影像”的哲学阐释。 二、群像叙事的微观史诗 影片突破了传统英雄电影的个人主义叙事,构建起“全民救援”的立体网络。林永健饰演的机场调度员唐伟,在电话中嘶吼“人命关天”时脖颈暴起的青筋,与黄晓明饰演的机长谢辉阳穿越禁飞区时坚定的眼神,形成职业精神的双重变奏。最具突破性的是张一山塑造的医生刘锐,这个因手术失败陷入自我否定的角色,在飞机上克服心理障碍为男孩穿刺减压的过程,通过手部特写从颤抖到稳定的细节变化,完成了从“怯懦者”到“守护者”的蜕变 。这种“去英雄化”的人物塑造,让观众在每个角色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新疆地域文化元素的植入,使群像叙事更具文化纵深。当维吾尔族村民自发疏导交通时,导演采用长镜头展现他们手拉手组成人墙的场景,背景中传来的维吾尔语呼喊与汉族交警的指挥声交织,形成多声部的民族团结交响 。合唱团在机舱内唱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诞生于新疆的儿歌,通过不同民族乘客的和声演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可听可感的文化符号 。 三、类型电影的范式突破 作为“英雄系列”第三部作品,《平凡英雄》在类型融合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相较于《烈火英雄》的灾难奇观和《中国机长》的个人英雄主义,本片将医疗急救、公路追逐、航空调度等类型元素熔铸为“生命竞速”的统一叙事 。导演陈国辉创造性地将动作片的“枪战感”植入日常对话——当唐伟与塔台的通话被处理成快速剪辑的蒙太奇,背景音效强化为子弹上膛般的金属质感,这种声画错位使平凡岗位的职责履行升华为惊心动魄的战斗 。 在技术细节的呈现上,影片展现出惊人的严谨性。从断臂保存的冷链运输流程,到飞机穿越禁飞区的军事协调程序,每个环节都经过专业人士的严格把关 。当观众看到医护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断肢时,镜头特意聚焦在药品标签上的“0.9%氯化钠”字样,这种对医学规范的尊重,使类型电影突破了娱乐化的窠臼,成为科技强国的影像见证。 四、社会隐喻的多维解码 影片对“平凡”的解构,实则是对英雄主义的重新定义。当李冰冰饰演的燕姐在机舱中哽咽着说“妈妈在”时,这个虚构的安慰之词,与片尾真实乘务长赵燕“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的独白形成互文,揭示出英雄主义本质上是人性光辉的自然迸发 。断臂男孩的象征意义更为深远:肢体的残缺隐喻着生命的脆弱性,而全社会的救援行动则构建起完整的“社会肌体”,这种“残缺与完整”的辩证关系,恰是对现代社会互助网络的深刻诠释。 在国家形象的建构层面,影片通过三个维度完成了文化输出:技术维度上,歼-20同款虚拟拍摄屏的运用 ,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硬实力;制度维度上,多部门协作的救援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文化维度上,“和平方舟”理念通过“停止攻击”指令与试飞员独白的呼应 ,将东方“止戈为武”的智慧传递给国际观众。 五、真实与虚构的艺术平衡 影片在真实事件改编上展现出高超的叙事智慧。对于2001年“81192”事件的艺术化处理,导演并未直接再现历史悲剧,而是通过雷宇在模拟训练中听到王伟录音时的微表情变化,完成民族情感的传递 。这种“留白”手法,既避免了煽情嫌疑,又通过演员的生理反应(湿润的眼眶、喉结的滚动)实现了情感共鸣。在场景设计上,和田机场的全景镜头采用“对称构图+纵深调度”,远处是待命的急救车,中景是忙碌的地勤人员,前景是奔跑的医护人员,这种空间叙事将“生命至上”的理念浓缩为视觉诗篇 。 编剧游晓颖在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时,采用“加减法”策略:对救援流程的时间节点严格遵循史实,对人物关系则进行艺术加工。例如,张一山饰演的刘锐是虚构角色,但其心理困境却映射着无数医护人员的职业焦虑;合唱团的情节虽为艺术创作,却将真实事件中乘客的自发援助行为升华为集体主义的象征 。 六、文化记忆的影像书写 影片对新疆形象的建构,打破了西方媒介中的“异域想象”。通过展现和田市集的烟火气、维吾尔族家庭的温情互动,以及各民族协作救援的场景,导演陈国辉用镜头重新绘制了新疆的文化地图。当小麦手术后在病房用维吾尔语说“谢谢”时,这个简单的词汇通过多语言字幕的呈现,成为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更具深意的是,影片对新疆自然风光的呈现——飞机穿越天山时的云海奇观,与片尾真实试飞员翱翔天际的镜头形成互文,将地域景观升华为国家形象的视觉图腾。 在历史纵深的处理上,影片通过“物件叙事”完成代际对话。小麦母亲佩戴的艾德莱斯绸头巾,与李冰冰饰演的燕姐制服上的民族纹样相呼应,暗示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张挺队长的飞行头盔与雷宇的新型头盔并置,隐喻着航空事业的薪火相传 。这种“小物件大历史”的手法,使影片超越了简单的事件记录,成为文化记忆的影像载体。 结语:平凡铸就的时代丰碑 《平凡英雄》的价值,在于它重新定义了英雄主义的内涵。当片尾字幕浮现“谨以此片致敬所有平凡英雄”时,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啜泣声,印证了这部电影的精神力量。它用纪录片的真实质感、类型片的叙事张力、艺术片的人文深度,构建起新时代的集体记忆。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每个平凡人在关键时刻的勇敢抉择。当小麦重新握住母亲的手时,那只跨越1400公里重生的手臂,不仅是医学奇迹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精神的永恒象征。这种精神,正如影片中那架穿越云海的飞机,在时代的天空中划出一道永不褪色的光痕。
comment0
avatar
快快快马上饿死level-icon
9
值得一看#电影平凡英雄# 是一部好电影 但是也有很多不足 这部电影开头极其好看 把新疆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布且新疆人真的一个比一个漂亮 真的是美 李冰冰 演技极其高超,果真是影后级别的,整部全 是口罩只露眼睛,都能表达的极其传神 老大不愧是老大,多少年没在影院看到了,真的希望以后能一年一部 经典电影 中国南方航空 真不错 每年都会乘南航以及南航旗下的厦航往返学校和家,登机的时候极其熟悉,空乘空姐极其友好 电影不足,最大的不足煽情太多,而且有些煽情真的没必要,到并不觉得唱娃哈哈有多尴尬,而是在后面小孩血管痉挛出来一堆煽情真的很尴尬没必要如果能把电影拍成纪录片的感觉,少一些商业片的感觉,电影会更加惊艳,中国电影还是需要进步 最后,中国的医疗镜头终于能见血了,这是真的不容易的,能将重点从医生转移到病人,这算是中国医疗类型 影视剧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吧 感觉电影票房不会很高,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的电 影但还是希望未来中国电影能多样化一点,正能量真的已经很够了 最后的最后,电影里面全是实力派,而且有好多多年不见的明星这次都出来了,而且没有夸大没有一点突兀,这是不错的
comment0
avatar
gqe903584268
平凡英雄《平凡英雄​》影评 这是一部由2021年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优秀电影。歌颂了平凡英雄,也弘扬了执政为民、生命至上的主旋律。 导演采用了接近纪录片般的叙事手法,高度还原7岁男孩小麦突逢意外断臂,生命危在旦夕,从市民、交警、医院,到机场、航班举各界之力,在8小时内“陆空接力”跨越1400公里和重重困难,挽救孩子生命的奇迹,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电影是一环扣一环的险象环生,是时间压迫之下的紧张揪心,然而电影背后的意义是大爱无疆,是不分地域阶层的温情脉脉,是平凡人也可以谱写英雄梦的不朽诗篇。 做一个平凡人,更做一个别人陷入危难之际时自己哪怕能帮上一点小忙,也会勇敢挺身而出的人。 影片用接近纪录片的形式,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局势,每个关键节点带来的紧张感,都能推动观众的情绪往更加沉浸的方向发展,再加上所有的演员都在用最真诚的表演感染着观众,这部《平凡英雄​》真的不平凡,生命珍贵,众人携手,悬崖也会变平地
comment0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6,081
首周票房(万)
22,231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