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海上第一家
海上第一家海报封面图

海上第一家

the first on the sea
电视剧 / 戏曲
首播
看过看过
简介

一百多年前,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在殖民主义者的炮舰下被迫打开了国门。作为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引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家、冒险者和小贩,使沪上迅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都市。广东人阿广在闹市口设一粥棚,一时生意兴隆,惹起众商贩眼红,洋人也来强占地盘,故事于是展开了。六十年过去了,阿广粥棚几经风霜,传到孙子阿强手里,阿强凭着自己的聪慧和祖传手艺,加之他在上海亲友们的支持,将小粥棚翻建成三开间门面三上三下的大酒楼。这天酒楼张灯结彩请来清代末科榜眼朱一亭老先生为酒楼题写“海上第一家”。又是六十年过去了。94年的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海上第一家”亦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豪华型大酒家。当年阿强手下的伙计阿亮的孙子成了总经理。连日来外国客商纷至沓来,均想投资合作……前进中的“海上第一家”终于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老一辈滑稽戏演员有: 周柏春、龚一飞、 笑嘻嘻、 姚慕双、 杨华生、绿杨、 嫩娘;“双字辈”: 童双春、 李青、沈双华、 王双庆、 吴双艺、 王双柏等;中生代的滑稽演员有: 筱声咪、 孙明、王桂林、 黄永生、 严顺开等;青年演员: 王汝刚、钱程、 姚祺儿、 毛猛达、 沈荣海、 林锡彪、 傅子明、 张国庆、 陶德兴等。清末的上海,两个官兵瞄上了一位街头卖艺人,诬陷他为太平军余孽要抓他进衙门。这时阿广派徒弟阿亮上前阻止,请两位官兵进粥棚喝粥,借机放走了那个卖艺人。阿广见义勇为的举动,让街坊四邻对其钦佩有加。这时两个从广东来的商人来到了阿广的粥棚,三个人说说笑笑,还唱起了广东的 粤剧。看着隔壁粥棚热闹的场景,旁边的大饼摊老板和老板娘有点妒忌,遂于阿广争吵起来,说上海人的生意都被你们广东人抢去了。阿广听了生气,他恳求周围做生意的人们,把自己的生意吆喝出来,看看到底哪些生意是上海人做的。结果很明显,各种做生意的人吆喝出全国各地不同的语言。阿广告诉大饼摊老板,正是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上海生活,做生意才有了热闹繁华的大上海。这话说罢,一个洋人走了过来,他除了赞扬阿广的言语外,更重要的他是要强占这里的地盘做生意。阿广不服上前理论,被打翻在地。洋人见阿广依然不愿屈服,甚至要开枪威胁。这时,县太爷带队闻声而来。虽然县太爷看到洋人也有点怕,但是为了给街坊四邻出气,以增国人志气,他狠狠的打了洋人。事情过后,粥棚还是拆了,徒弟阿亮也走了,阿广看着眼前的凄凉,心存感慨,他决心一定要重新开张,东山再起。60年后,阿广的孙子阿强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将阿广的粥棚翻造成六开间三上三下的酒楼。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酒楼开张之时,酒楼的名字依然没有想好。阿强日思夜想,只能向外发出通告,只要有人能想出一个好的店名,即送100个银元。开张那天,锣鼓齐鸣各界名流都纷纷到场,好不热闹。这些名流当中就包括了,清朝末科榜眼——朱逸亭老先生。阿强深知朱老先生满腹经纶,若能让他起个店名一定如虎添翼,但也知晓老先生脾气古怪。为了能让老先生起店名,阿强只能想法哄老先生开心,为老先生喊冤,让老先生听曲,当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就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帮不速之客。他们是当地的流氓,这天就是来捣乱防止阿强的酒楼破坏自己的酒楼生意。阿强看到这些,不得不软硬兼施,也和流氓的头头“大阿姐”称兄道弟。当得知对方也有自己祖父的手艺时,阿强非常奇怪。原来阿广的徒弟阿亮想借助“大阿姐”的势力,在上海重开师傅的生意。就这样阿亮和阿强重逢了,叔侄两个人决定联合起来把生意做好。“大阿姐”看到这个情形非常生气,准备动手砸店,幸亏朱逸亭老先生机智借着打电话之名靠着“黑吃黑”,将“大阿姐” 等人吓走了。阿强深深感谢朱老先生的搭救之恩,朱老先生也希望阿强将酒楼的生意做好,并给酒楼起名——海上第一家。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