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路自2000年起进入中国海洋历史与海洋文化研究领域,先后发起并主持福建海岸线踏勘、福建沿海传统造船地田野调查、金华兴号传统广船发现与保护、清初福建赶缯战船复原研究、大理洱海传统帆船田野调查、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自由号寻根之路中国站航海活动、南台II号小型中式帆船过台湾实验考古、厦门港海洋口述史采集记录、沙坡尾文史调查与社区营造等项目。其中,2008年太平公主号复原帆船成功横渡太平洋,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唯一在海外再现的中国传统帆船,被誉为是一座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的浮动博物馆,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2006年,许路发起创立社会公益组织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海洋考古与中国帆船技术史独立研究机构,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航海技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复原,保护和展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福龙中心聚集了福建各地最后一批传统造船工匠、老船员和境内外研究中国传统航海技术的前沿学者,近年来活跃于国际海洋考古学术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水下文化遗产学术大会的中方召集人,被公认为最具专业能力的研究力量。许路在国内第一个提出海事博物馆概念,10年来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倡议和推动建立国家级与地方级的海事博物馆,2014年底由他承担的厦门海事博物馆前期概念策划方案终于通过当地政府组织的验收。许路自2006年志愿参与中国航海博物馆筹建项目,为其开列馆藏采集书单,提供珍稀文献,举办培训讲座,辅导学术研究团队组建,出任展示策划文审核鉴定,代征展品,提供影像内容视频等,获得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大厅Logo墙镌刻名字致谢。许路还是最早与香港海事博物馆建立联系的内地学者,曾参与向特区政府联名请愿划拨中环新馆土地、开列馆藏采集书单、联合举办太平公主号与中国帆船特展等。此外,许路为筹建中的国家海洋博物馆积极提供推荐展品展现建议,为福州三坊七巷福船文化博物馆承担展品展项设计方案、提议沙坡尾海洋聚落博物馆建设方案。在学术研究领域,许路将实验考古学引入中国,创立海洋物质文化遗存的实验考古学研究方法,书斋研究与下海操驾并行,独树一帜,取得一系列扎实的理论与应用成果。许路近年来在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为《海交史研究丛书》撰写导言,联合撰写《福建海洋文化》,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民族志考察子课题,积极参与创立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出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在海洋文化传播领域,10年来许路先后为《中国海洋报》、《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海交史研究》、《看历史》、《福建画报》、《家园》、《户外》、《现代舰船》、《厦门晚报》等刊物撰写大量的普及性文章,联合拍摄《福建海岸行》、《一个人的航海》、《寻找中国帆》、《造舟记》等海洋题材纪录片。待出版《造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