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马·沙赫特,亚尔马·霍勒斯·格里利·沙赫特(Hjalmar Horace Greeley Schacht,1877年1月22日—1970年6月3日),德国经济学家、银行家与政治家,在纳粹德国时期担任过中央银行行长(1933–1939)与经济部部长(1934年8月-1937年11月),是近代德国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中学毕业后学习过医学、哲学、政治科学与金融学,1899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03年进入德累斯顿银行,自此开始金融从业生涯。1923年11月12日担任魏玛共和国的货币局局长,通过发行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魏玛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以有效阻止通货膨胀与稳定新货币帝国马克(Reichsmark)的币值,因此被任命为德意志帝国银行(Reichsbank)行长(1923年12月22日-1930年3月7日)。在德意志帝国银行任职期间,他参与制定了扬计划(Young Plan)以协助德国赔付一战的战争赔款,在赫尔曼·米勒修改杨计划后辞职。出于对魏玛共和国政府金融政策的反对与失望,1926年起他逐渐开始支持纳粹党,并从1929年起大量批判魏玛共和国的外交与金融政策。1932年11月他和Wilhelm Keppler协助纳粹党国会选举,使得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他也由此在1933年3月17日重新成为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任职期间他积极支持公共项目(尤其是德国高速公路)建设以降低失业率,引入“新计划”(New Plan)以实现德国的封闭经济,在大萧条期间实行外汇管制,推动发行梅福券,使得纳粹德国在1933-1939年间能够快速筹措资金,推动了其再工业化和重新武装,而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受“新计划”的启发,推出了罗斯福新政,最终带领美国走出了大萧条。1935年后由于军备问题与自由市场观念,和其他纳粹领导人发生冲突,在赫尔曼·戈林的打压下逐渐失势,最终于1939年被希特勒罢免,仅保留不管部部长一职(1937-1943)。他反对纳粹德国的系统性反犹政策,曾经向希特勒建议通过经济手段促使犹太人移民海外,尝试以此保护犹太人的人身安全。1938年他对纳粹的政策感到不满,曾积极参与针对希特勒的政变,在1941年以前亦与德国抵抗运动有着诸多关联。1944年因7月20日密谋案被捕并关押于集中营直至战争结束。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指控共谋与破坏和平罪,但最终无罪释放。战后他担任过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的顾问,1953年创办了自己的银行,同时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1970年6月3日他病逝于西德慕尼黑,享年93岁。